雷霆被火箭4比1淘汰固然令人沮丧,但最后一场延续了整个系列赛中我们熟悉的脚本——起初,韦少的冲击力让雷霆保持比分领先。但随着比赛的延伸,韦少逐渐疲惫,火箭的防守愈加严密,雷霆板凳席面临严重的得分问题,事实上,他们极度欠缺投篮能力。
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,雷霆在系列赛中的三分命中率只有31.1%。这个数据很难看,但和他们常规赛中的表现(32.7%)也相去不远。韦少不停地投三分(49投13中),26.5%的命中率是因为他在第四节有很多绝望式的出手。事实上,雷霆缺乏可靠的远程射手,不仅仅是因为去年夏天杜兰特的离开,以及球队用伊巴卡换来了维克托·奥拉迪波,主要是他们始终没有找到能符合现代NBA潮流的3D球员。
如今,能防守、又有一手三分绝活的3D球员在比赛中愈发重要,但它并非是新近衍生出的角色。在3D大师肖恩·巴蒂尔之前,布鲁斯·鲍文、里克·福克斯和道格·克里斯蒂都在这个位置上打得有声有色。再往前历数,湖人“ShowTime”时代的迈克尔·库珀和活塞“坏小子军团”中的乔·杜马斯,也是个中翘楚。但3D球员之所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受人关注,一是因为他们会给你带来惊喜,二是因为目前在联盟中符合这种标准的模板球员还不是很多。
在过去四个赛季里,在比赛中起关键作用的合格3D球员的人数要远远少于传统意义上的大个子和控卫。请注意,这三类球员都有一定的衡量标准,即3D球员的三分命中率要达到33%,防守真实胜负值至少为1;大个子球员的防守真实胜负值至少为1,篮板率超过20%;控卫球员的进攻真实胜负值为正,助攻率超过20%。
近四季关键球员角色分布表
雷霆有不少出色的大个子,比如擅抢防守篮板的史蒂夫·亚当斯,冲抢进攻篮板的专家埃内斯·坎特。但相比3D球员,他们在联盟中更为常见,而且抢得大量篮板,也不意味着你的投篮能更准。
正因为3D球员不多,所以他们的存在很显眼。是的,类似吉米·巴特勒、杜兰特和勒布朗·詹姆斯这类球员,具备了全能身手,担负起这一角色并不困难;还有一些像开拓者的阿米奴这类乐透秀,由于球队需要,他们亦成为3D球员。但更普遍的情况是,大多数3D球员都是首轮末段秀或者二轮秀出身,这意味着每支球队培养他们并不是难事,下面是本赛季涌现的20位出色的3D球员:
本赛季排名前20的3D球员
2014年,雷霆把萨博·塞弗罗萨通过先签后换的形式交易到老鹰后,就再也没能找到一位合适的3D球员。本赛季,新来的奥拉迪波占据了离去的伊巴卡和杜兰特留下的薪资空间,其投篮表现却比前两人更差。过去几个赛季,雷霆由于杜兰特和韦少的存在,角色球员中不乏出色的定点投手,但即便如此,每到比赛末段,雷霆在韦少下场休息时必须由杜兰特持球攻击,这些射手们的能力遭到质疑。而本赛季,这种情况更加恶化。
但另一方面,即使是雷霆那些有三分射程的角色球员,防守又是个问题。看看骑士的凯文·拉夫和钱宁·弗莱,他们擅投三分,防守也能达到普通水准——至少不是最差的。前两个赛季,雷霆起用了安东尼·莫罗和防守出色的安德烈·罗伯森形成互补。不过,莫罗虽然在上赛季拥有38.7%的三分命中率,但他的防守却在全联盟垫底,防守真实正负值只有-3.05。本赛季,23岁的西班牙人亚历克斯·阿布里内斯接替了莫罗的角色,三分命中率可以达到38.1%。
但问题是,艾布里恩只会投三分,其他方面尤其是防守表现奇差,这一缺陷在雷霆与火箭的系列赛末段暴露无遗。每当韦少下场休息时,雷霆替补阵容就会被火箭痛打,射手们缺乏防守能力,已经成为了一个灾难性的难题。数据显示:当阿布里内斯和韦少同时在场上时,雷霆每百回合要丢掉117.1分,得分差为-12.1;而当阿布里内斯和队中另一位角色球员格兰特在场上配对时,雷霆每百回合要丢掉147.1分,得失分差居然高达-42.1!
很明显,在杜兰特离去的第一个赛季,雷霆的阵容组合并不合理,配备合适的3D球员,是雷霆在休赛期交易运作中亟待解决的难题。
撰稿:王明琛